教师教育学院2024级科学教育师范生见习圆满收官
当科学教育的课堂理论走出象牙塔,当师范生的育人初心邂逅真实教学场景,齐鲁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2024级科学教育专业全体学生,开启了为期一周的校外沉浸式见习实践。这场以“深化实践认知、锤炼教学技能、感悟育人使命”为主线的成长之旅,让“未来科学教师”在躬身实践中淬炼本领,于知行合一中明晰职业航向。
精心部署:筑牢见习基石
见习伊始,学院召开专项动员与任务布置会。科学教育专业负责人王岩主任围绕“科学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”,详细解读见习目标、教学观摩重点、实践任务清单及安全要求,既明确了“看什么、学什么、做什么”,也点燃了同学们投身教学实践的热忱,为一周见习的有序高效开展锚定方向。
课堂深耕:解锁科学教学密码
科普进校园,点燃童真好奇。在平阴县龙山小学的校园里,科普热潮涌动不息!无人机编队凌空盘旋划出灵动轨迹,机器狗摇头摆尾与孩子们亲昵互动,“人体细胞”情景演绎再现免疫卫士战斗场景——一场场趣味科普活动热闹开演,让孩子们的眼眸里满是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。师范生们化身“小老师”,拆解科学原理、指导水火箭制作与发射,将抽象的课本知识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科学体验。这场校地联动的科普实践,既以沉浸式体验点燃了孩童的科学探索欲,更让师范生在实战中锤炼了教学技能,生动诠释了“实践育人”的教育理念,彰显了校地协同推进科学教育普及的扎实成效!

名师示范课,感悟育人艺术。在历城区华山小学,同学们沉浸式参与“小学科学青年教师课堂展示暨新教师培训活动”,现场观摩《我做小小光路工程师》等优质公开课。从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、逻辑清晰的知识建构,到以生为本的互动设计,名师们的教学智慧让大家对“上好一堂科学课”有了具象认知。钱凤琴老师以“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”为题分享经验,勉励同学们“既要做知识的传递者,更要做思维的点燃者”,为未来教学之路点亮明灯。

多维实践:锤炼师范生硬本领
科技探路,赋能未来教学。走进历下区人工智能教育示范中心,前沿科技与教育教学的碰撞让同学们眼界大开。大家分组体验无人机操控、无人驾驶模拟、创客编程等项目,在惊叹科技发展的同时,积极探索AI技术与科学课堂的融合路径——“如何用编程设计科学探究活动”“怎样借助AI工具优化实验演示”,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。作为志愿者,同学们还协助基地开展科普讲解、秩序维护,将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,尽显师范生的责任担当。

实操实训,夯实教学根基。在山东远大朗威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,一场针对性极强的跨学科实验实操培训火热开展。液体压强测量、酸碱滴定、种子呼吸作用测定、心电与血压测量等数十个实验项目,覆盖小学科学核心知识点。同学们亲手操作器材、规范实验流程、攻克教学难点,深刻领悟到“科学实验不仅是验证知识的工具,更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科学态度的核心载体”,为未来课堂教学筑牢技能根基。

复盘沉淀:从“学习者”到“设计者”的蜕变
见习尾声的总结分享会上,各小组交出了亮眼答卷。“探究‘火’的奥秘”“悬空家具设计”“空气压力喷泉”等原创教学案例精彩呈现,从教学目标设定、教学环节设计到实验器材选择,同学们全程参与、反复打磨,完成了从“知识接收者”到“课程设计者”的初步蜕变。“这一周的见习让我明白,科学教学不仅要懂知识,更要懂孩子、懂方法。”一位见习生的感悟,道出了此次实践的核心收获。
“路虽远,行则将至”。此次见习周不仅是知识的积累、技能的提升,更是一次职业身份的重塑与确认。未来,他们将以“科学点燃梦想,教育塑造未来”为信念,在中国科学教育的沃土中深耕发芽,成为推动科学教育革新与发展的中坚力量。
摄影:毛书康
供稿审核:刘丙利
审稿、编辑:侯伟、张淑芬
终审:孙磊
